![]()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成果展示 >> |
本周是我省第五个安全教育周,今年安全教育周的主题是“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本报上周六发出了“安全教育样本校”的征集令后,接到了大量线索推荐和自荐。今天推出的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就是一个在安全教育方面下足了功夫的“样本校”。
放学的铃声响了,从学校一直延伸到街边的长长的台阶上,小学生们自觉地分成两队,从台阶两侧靠墙处慢慢往下走,没有人乱跑,也没有人走台阶的中间。这是昨日中午记者在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看到的一幕。在这所依山而建的学校里,“学会好好走楼梯”成为小学生们安全教育的第一课。
安全教育要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
福建师大附小位于一个小山坡上,从校门口到最高处的教学楼,总共有136级台阶。针对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每年新生入学,第一件事就是“学走路”。“上下楼梯要靠右、靠墙走”,“不要因为赶时间而奔跑”,“整队下楼时要与同学保持一定距离”……这些注意事项醒目地张贴在学校的宣传栏里。
该校校长林泰昌告诉记者,安全教育不能空洞地说教,而要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对一年级的小朋友,老师会告诉他们,如果在台阶上摔跤,可能会磕破头、流很多血,还要去医院缝针,“爸爸妈妈花的钱,够买十几个书包的冰淇淋”。“如果摔得更重,可能会骨折,那就得整天躺在医院里,不能和小伙伴一起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