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安全新闻 >> |
关于“安全教育月”的实践与思考
西塞山区教育局 张友高
3 教书育人是我们的天职,保证学生的安全是我们的首要责任,抓好学生的安全教育更应是我们上好的“第一课”。
一、“安全教育月”的提出
1996年,国家教委、劳动部、公安部、交通部、铁道部、国家体委、卫生部联合发布关于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的通知,确定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日”。至今年止,“安全教育日”已有17个年头了。“全国安全生产月”是从“全国安全月”、“安全生产周”演变而来的。从2002年开始,国家安监局等部门将“安全生产周”改为“全国安全生产月”,确定2002年6月份开展首次“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至今已持续了10年。结合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我局认为,“安全教育日”(星期一) 时间太短暂,无法把一个“安全主题”进行深化,更多的是具有标志性、导向性和启示性的成分,教育部门的安全“生产”的基础更应体现在校园“平安”上,“平安”的前提是需要教育。所以,我们决定把2007年6月份确定为我区的第一个“安全教育月”,把“安全教育日”进行延伸、拓展,进一步夯实安全教育活动成效。
开展第一个“安全教育月”活动后,我们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认为安全工作应体现“积极预防,教育先行”的指导思想,而6月份的时间安排明显滞后,为了与每学年的秋季安全大检查错开,所以,我们从2008年开始又把“安全教育月”的时间从6月份调到3月份,即以后每年的3月1日至31日为我区学校集中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的时间。从2007年至今,我区共开展了6次“安全教育月”活动,“安全教育月”这一术语被我区广大师生所熟识,也被有关媒体宣传和报道,更被我市教育部门所认可,形成了我区安全教育的一个“品牌”栏目,是我区安全教育的一大特色。
二、“安全教育月”的过去
(一)前五次“安全教育月”活动概况
从2007年的第一个“安全教育月”开始,我区教育局及时制定了“安全教育月”的活动方案,及时召开动员会,及时把活动方案公布于区教育信息网上。
对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主要体现在:一是要求学校要进一步落实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的课时计划、教材和师资。要根据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与年龄特点,以及环境、季节变化和发生事故的规律,加强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要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二是要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以《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为主线,在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安全教育内容。各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挖掘隐性安全教育内容,与显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把安全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还可以利用地方课程的教学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要充分利用班、团、队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校园电视台(广播站)、电教网络、参观等方式,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三是要加强了与公安部门的联系,有针对性地开展防火、防盗、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爆炸、防中毒、防“擂肥”绑架、防地震、防楼梯拥挤踩踏等专题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与防范能力。要加强校园管制刀具的收缴工作,严密防范校园暴力案件的发生。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有计划和有针对性地进行应急演练活动,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四是要特别关爱学习困难学生、贫困家庭学生、农民工子女、留守子女以及心理上出现问题的学生。可以聘请有关专家适当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安全教育。同时要注意与学生家长联系,防止有害信息的影响,共同做好中小学生的有关安全防范工作。
在“安全教育月”活动期间,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学校分管人员和广大班主任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区学校积极行动,能结合学校各自的实际情况,卓有成效的开展了一系列的安全教育活动,喜迎了一个又一个安全教育活动高潮的到来——安全教育的主题突出彰显,安全教育的内容得到充实,安全教育的手段层出不穷,安全教育的意识不断增强,安全教育的成效初步显现——近五年来,学校责任事故为零,学生意外伤亡情况大为减少。我们特地把学校有关“安全教育月”活动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出《积极预防 教育先行》专辑,构建一个交流与共享的“平台”。为了弥补校内安全教育的不足,我们要求学校继续做好每学期的安全教育《告家长书》,让家长形成共识,与学校共同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二)2012年“安全教育月”具体安排
今年三月份(3月1日—31日)为我区学校第六个“安全教育月”。“安全教育月”的活动主题是:远离火灾,珍爱生命,共建平安家园。活动范围覆盖到全区中小学及幼儿园。围绕“消防安全”这个主题,安排主要内容如下:一是消防安全教育。对学生开展的消防安全教育与《全民消防宣传教育纲要》、《黄石市学校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规程》(试行)中的内容紧密结合。根据学生城乡生活环境和学生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的差异,广泛开展消防安全案例警示教育和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学前教育机构应当采取游戏、儿歌等寓教于乐的方式,对幼儿开展消防安全常识教育,使幼儿普遍达到“一懂一会”(懂得火灾危险性,会逃生自救);小学生重点开展了解火灾危险性、认识消防安全标识、火灾报警、火灾报警、火场自救逃生常识教育,使小学生普遍达到“两懂两会”(懂得火灾危险性,懂得消防安全标志标识;会报火警,会逃生自救);中学生重点开展日常生活防火、灭火器材使用、逃生自救他救、初期火灾扑救等消防知识教育,使中学生普遍达到“三懂三会”(懂得火灾危险性,懂得消防安全标志标识,懂得防灭火基本知识;会报火警,会逃生自救,会扑救火灾)。二是消防安全管理。学校消防安全管理体现在进一步落实好市教育局市公安局联合制订的《黄石市教育系统构筑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工作方案》(黄教德体卫艺[2010]21号)的精神,着力提高学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切实做到“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提高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切实做到“火情发现早、小火灭得了”;提高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切实做到“能火场逃生自救、会引导人员疏散”;提高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切实做到“消防设施标志化、消防常识普及化”。夯实学校火灾防控“四个基础”——夯实组织建设基础;夯实设施建设基础;夯实群防群治工作基础;夯实队伍建设基础。力争在2012年我区所有学校在“四个能力”建设上都达标。活动形式上要求学校要根据安全工作实际,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采取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学生广泛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主要认真开展好“七个一”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观看一场消防知识动漫片或警示教育片;进行一次国旗下的讲话;上好至少一堂消防主题班会课;开辟一个消防宣传专栏;开展一次火灾疏散逃生演练(再次检验和完善火灾事故疏散活动方案);组织一次家庭火灾隐患自查;撰写一篇“我与消防安全” 作文(日记)等。在此基础上,可以创造性地开展有关教育活动。活动安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3月1日-3月6日)为活动策划、动员阶段;第二阶段(3月7日-3月27日)为活动正式实施阶段;第三阶段(3月28日-3月31日)为活动评价总结阶段。
为了确保“安全教育月”活动能达到设计的效果,我们制订了《2012年西塞山区学校“消防安全教育月”活动对照检查量化表》,对照量化表,学校先做好自查,活动结束后,区教育局和区消防大队联合进行检查。对做得好的学校将进行表彰奖励,授予学校“安全教育月”示范学校称号。在“安全教育月”活动期间,即全国第十七个安全教育日(3月26日)来临之际,我区教育局所有领导和有关人员在同一天分别进入到不同的学校进行全区性的火灾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观摩、指导、评价活动,通过这种分会场的形式对学校安全教育活动的进行验收,让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在我区形成了浓厚的氛围。
三、“安全教育月”的构想
虽然我们通过“安全教育月”这个载体在安全教育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我们认为安全教育还不够系统、全面,安全教育的实际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的检验……安全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的安全保护不是一劳永逸的,安全教育这个“课题”也不是靠一两个“安全教育月”就能“包办”的。我们认为,安全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安全教育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安全教育的时间无时不在,安全教育的地点无处不在……所以,我们要求学校决不能因“安全教育月”时间已过,活动已开展,就可以高枕无忧、万事大吉,我们要时刻绷紧安全教育这根弦,要通过创造性的工作,把安全教育这个“课题”分解,然后做细、做实、做好。
如何将安全教育这个“课题”做细、做实、做好呢?我们的初步想法是:一是将“安全教育月”中的教育主题序列化、周期化。初步设想是把安全教育内容分为六个“方面”,确定六个“主题”,如:消防安全教育、应急避险教育(自然灾害、校内外活动)、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交通安全教育、食品卫生(疾病预防)教育。针对中小学学制的不同,小学每年一个主题,六年一个周期循环。考虑到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强,每年安排两个主题(相近的内容),三年一个周期循环;二是将“安全教育日”互通化、嫁接化。除了国家规定的“安全教育日”外,将“安全教育日”与“5.12”“防灾减灾日”和“11.9”的“消防宣传日”联系,并把这两个“日”所在的周定为“实践演练周”,让安全教育的内容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应当突发事件的能力。三是让 “开学第一课”制度化、常规化。除了“安全教育月”和“安全教育日”外,在每学期开学的第一课确定为安全教育的“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课”的内容主要以常规性、通识性、基础性的安全知识教育为主,还可将全年安排的“大主题”进行分解,作为春秋季的两个“小主题”进行安排。这样,“课”、“日”和“月”“纲目”互补、“表里”结合,才能让安全的警钟常敲常响,让学生安全的教育常教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