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安全新闻 >> |
安徽省建立五大机制 落实四方责任 做好十项工作 坚决预防中小学生溺水事故 7月3日,安徽省政府专门召开全省中小学安全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动员全省上下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坚强的领导来预防中小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全力以赴保障广大中小学生的生命安全。 安徽省政府要求各市、县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找准事故发生规律,建立五项长效机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减少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 一是建立联防联动机制。建立党政领导、部门联动、依法监管、社会关爱的联防联动机制。要求各级政府、各级教育、公安、水利、交通、安全监管和塌陷区、水库等水域的权属单位认真履行各自职责,齐抓共管,联防联动,群防群控,预防溺水事故,保障学生生命安全。 二是建立预警检查机制。在溺水事故多发时段,各级教育、宣传部门提前发布预警信息,引起家长和学校注意。各乡镇、村委会要派出人员对事故多发地加强检查,重点检查宣传教育、警示牌等工作措施落实情况,对措施不到位的要补缺补差,堵塞漏洞,做好防范。 三是建立信息通报机制。凡发生中小学生死亡事故,要及时向当地到位、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不得迟报和瞒报。对事故发生较多的地区,省教育厅要将信息发送给该市、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引起高度关注,并通报全省。 四是建立原因调查机制。对每一起学生溺水事故,教育部门都要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调查研究,分析事故原因,查找薄弱环节,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工作措施,提高预防效果。 五是建立责任追究机制。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分清责任主体,追究相应责任。 为保证机制和措施的取得实效,省政府明确要求有关方面务必明确各自职责,严格落实责任。 一是落实政府的领导责任。各级政府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过问,分管负责同志要亲自协调落实,明确管理责任,研究部署措施,逐项抓好落实,确保学生安全。 二是落实教育、宣传部门的宣传教育责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和新闻宣传部门要广泛开展预防溺水等安全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救护能力,最大限度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 三是落实监护人的监管责任。中小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要依法履行监护职责,配合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工作。特别是在暑假期间等脱离学校和老师监管的时段,对学生进行教育与监管,切实履行监护人的责任。 四是落实各相关部门的关爱责任。公安、水利、交通、安全监管等各相关部门和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组织,要充分履行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利用各自渠道,纳入关爱未成年人内容,组织动员义务巡查员开展巡查、志愿者进行宣讲和提供活动支持等多种方式,注重发挥少先队、学生骨干、班干部以及学生之间宣传教育作用,配合学校、家长做好预防学生溺水工作。 为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省教育厅在此前召开学校安全工作会议、两次发出预警通知、下发有关文件、开展“学校安全宣传教育月”活动、专项督查、编写并免费发放学生安全教育读本等工作的基础上,近期还将采取措施进一步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溺水的宣传教育工作。 一是部署全省中小学校在放暑假前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对学生在暑假中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特别是游泳安全问题再进行强调。 二是大量编印有关预防学生溺水和交通安全方面法律法规的知识问答,协调发行部门,尽快免费发到每个学生手中,并要求他们认真学习。 三是向所有学生家长发出《致家长的一封信》,让家长了解学生私自外出游泳带来的极大危险性,提请学生家长要尽到未成年人“法定监护人”的责任和义务,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和法律责任意识。 四是部署全省中小学校对学校周边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排查学校周边存在的安全隐患,促请有关方面在有可能导致发生学生溺水事件的水面和场所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五是立即制作和提供适合在广播、电视等媒体播出的预防学生溺水事件发生的宣传资料,积极协调宣传部门和广播、电视机构,在黄金时段,通过热点栏目、滚动字幕,播出溺水事件情况;动员各乡镇、村委会充分利用农村广播,提醒家长和公众注意学生游泳安全。 六是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网站开设安全教育专栏,广泛宣传防灾避险的安全知识。 七是组织辖区内各级各类学校的干部、教师对本校所有学生的家庭进行一户不漏的家访,宣传相关法律常识和维护学生安全知识,使家长切实担负起对孩子进行教育与监管,预防孩子溺水的责任。 八是举办一起中小学安全教育培训班,重点加强预防学生溺水、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学生心理健康、应对气候和地质灾害等方面的安全教育。 九是部署全省中小学校分片将教师和学生组织起来,成立暑期学生安全工作小组,经常到学生数较多的社区、乡、村巡视,提醒各有关方面共同做好在家度假学生的安全工作,并随时准备协助当地政府处理有关学生安全的突发事件。 十是进一步完善信息报送制度,一旦发生学生溺水事件,要求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第一时间报告当地政府和省教育厅,具体说明溺水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