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安全新闻 >> |
民生问题一直是百姓关注的话题,而教育领域内的学校安全问题尤其引起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高度重视,纷纷建言献策。
人大代表讷文莉: 学校周边道路增设交通信号灯及标志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越来越多,家长开车接送学生上下学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但这也使得上下学高峰时段,学校周边交通拥堵,特别是地处马路边缘的学校,这给学生人身安全增加了隐患。人大代表讷文莉建议,.在学校周边道路增设交通信号灯,确保学校门前的交通秩序,进而保证学生上下学的人身安全;在路面较窄的校门前,设立单行道,这样可以避免车辆交叉拥堵现象,特别是可以避免一些司机随意鸣笛,既避免干扰教学秩序,又可以确保行人和学生的人身安全;在上下学高峰期,特别是晚上放学高峰期,增加执勤交警,既可以协调车辆运行,又可以确保行人的人身安全;学校周围设立明显的禁止鸣笛标志,以规范司机乱鸣笛的行为。
人大代表刘春生: 学校门前交通信号灯可以限时启用
我市很多学校门前是主干道,车流量大、车速快,且车流高峰与学生上下学高峰重叠,给学生的出行带来较大安全隐患。中小学生活泼好动,对危险缺乏识别能力。为此,我市交警部门和教育部门联合开展“交管护学”活动,学校教师、家长志愿者等共同维护学校门前上下学高峰时的交通秩序,但这些人员无执法权,不少社会车辆不听从指挥,为此还曾引发矛盾。人大代表刘春生建议学校门前设立交通信号灯及限速标志,可以借鉴山东省青岛市的做法,学校门前交通信号灯只在上下学高峰启用,在节假日和寒暑假期间停用;在学校门前设置限速标志,限定通过学校路段的车速,或采取时段限速,保证学生上下学高峰时段的安全。
人大代表马相坤: 学校附近人行道增加防撞设施
近期,我国多地发生机动车辆冲上人行横道,造成人员伤亡的新闻,尤其是在学校附近,学生较多,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人大代表马相坤对此建议在学校附近人行道增加防撞设施。他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在人民广场、青少年宫和恒隆广场附近的人行道都安装了机动车辆防撞柱,有效的防止了事故的发生,建议在全市重点区域推广,尤其是学校附近人行道、公交站点等区域安置机动车辆防撞柱,避免机动车辆冲上人行道或者公交站点伤人事件的发生。
本文来源:大连新闻网-报刊在线
本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