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
安全新闻
政策法规
课题介绍
通知通告
拓展培训
课题研究
成果展示
校园安全看天下
专家顾问
基地活动
自护自救
论文展台
示范基地
交流合作
国际安全
公益活动
学校事故分析
最新公告:
2021年全国学校安全教育管理者岗位能力培训班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安全新闻
>>
快乐暑假安全当先 专家支招暑假安全急救方案
文章来源:全国学校安全教育网 发布者:安全教育网 发布时间:7/13/2012 7:39:25 AM
暑假伊始,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十分重要。本期暑假特刊特邀北京市红十字999急诊抢救中心急救科主任王子臣,王医师将针对暑假期间可能出现的几种危险情况提供安全急救的方案。快乐暑假安全当先,快跟孩子一起来看看吧!
溺水
天气炎热,不少孩子会选择游泳这种清凉的健身方式,但溺水事件屡见不鲜,提示您在享受游泳畅快的同时,安全是首要的。
防抽筋做好准备活动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河流、池塘等水域水环境复杂危险,“游野泳”万万不可取。应选择正规游泳馆。王医师提示,一旦发生溺水,溺水者不要惊慌,胡乱“扑腾”会有伤到或呛水的可能,应镇定调整姿势,尽力将头、胸朝上,转为仰泳。此外,下水前做好准备活动十分必要。若在水中发生脚抽筋状况,可用对应的一侧手掰开因抽筋而蜷缩的脚趾,而另一侧的手和腿继续拨动水,将自己推往岸边求助。
营救他人避免迎面去救
营救时应注意不要正面去营救,因为此时溺水者处于惊慌状态,有可能死死抓住营救者,正确方法是从溺水者头后部方向去救。王医师强调,“如果不会游泳,千万不要一时冲动跳下水”。上岸后,应采用头低脚高的姿势控水,清理被救者口腔、鼻腔中的异物。
正规的游泳场所都设救生员,随时观察水中情况。如同伴发生溺水,最好呼喊专业救生员营救。
雷击
触电
夏日雷雨较多,防雷击成为需要注意的事项。
避雨选对地减少手机使用
王医师提示,下雨打雷时不要在树下、高压线下及一切空旷区域停留,如高楼楼顶或平台、空地等。此外,不要触摸裸露在建筑外的水管等管道,尽量避开行走。
此外,在雷雨天里也应减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使用,纯金属柄的伞不建议在雷雨天使用。若发现有人遭雷击,应立即联络999或120等急救机构进行救援,如被雷击者发生心跳呼吸骤停,可立即做胸外按压、心肺复苏。被雷击者的肢体可能会形成烧伤,应用柔软的布料进行简单包扎,避免污染伤口。
使用绝缘物触碰触电者
触电和雷击相似,都发生一瞬间,他救应注意:1应在第一时间关闭电源,或用绝缘物将触电者与电源断开。2高压线掉入池塘造成触电的,营救者切不可跳入池塘进行营救。3触电者可能被烧伤,应用柔软洁净的布将伤口包好,保护创面。
烧烫伤
水火无情,在生活中,如果火的危险不容小视。如发生火灾,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应尽快逃离火场。2采取地上打滚、跳入水塘或立即裹上大件的衣物等方式来隔绝空气。3他救时应注意正确使用灭火器,瞄准其身上火苗进行喷洒。泼水或用大衣迅速裹住伤者。王子臣医生表示,烧烫伤一般分为三度:潮红及灼热感为一度烧烫伤;出现皮肤潮红及水泡为二度烫伤;三度烧烫伤则会出现焦痂。一度烧烫伤我们可以在家处理,伤者可立即用冷水冲或用冰块冷敷,而后再涂抹烫伤药;二度、三度烧烫伤因有创伤面,面临感染等问题,建议去医院处理。
摔伤
摔伤一般以四肢为主,比较轻度的扭到手腕或脚腕等关节时,注意不要揉,此时软组织已经受伤,应不负重,做休息。在24小时内对伤处进行冷敷,让血管收缩。如伤势较重,应立即送往医院,检查有无骨折的可能。另外有些严重的摔伤,如肢体骨折,甚至骨折断端刺出皮肤外时,应注意切不可用力将骨折断端推回或还纳回去,易造成二次伤害和感染。
咬伤
在外出时,可以喷洒一些驱蚊产品,来防治蚊虫叮咬。若已被蚊虫咬伤,应及时用水冲洗,也可用肥皂反复清洗。若被蛇咬伤,不要跑及乱动,避免加速毒素的吸收。营救者可在其被咬处上方用柔软的衣服、鞋带等物扎起来。被猫、狗咬、抓伤后则应在24小时内去医院打预防针,切不可忽视。(晨报记者接贵云 邵瑞琳)
上一个:
调查显示武汉六成学生不会游泳 家长心里纠结
下一个:
4岁女童孤坐教室3小时被热晕 门窗紧闭险些窒息
校园新安全报
宝贝回家寻亲网
中国地震台网
平安校园杂志
宁波校园安全网
中国校园安全网
中国自救求生网
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网
农四师教育网
全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网
教育中国
语言文字报
平安校园网
安徽省学生安全网
济南市平安校园网
救命网
中小学安全管理网
安青网教育
中国安全教育网
中国教育新闻网
全国教师网联
中国教育信息网
中国新教师培训网
全国中小学随笔化写作网
未成年人自救自护知识讲座精选
钟创网诚
安全新闻
|
政策法规
|
课题介绍
|
通知通告
|
拓展培训
|
课题研究
|
成果展示
|
专家顾问
|
基地活动
|
自护自救
|
论文展台
|
示范基地
|
交流合作
|
国际安全
|
公益活动
您是本站的第位访客
本网站为非盈利的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系来自实验学校和网络,转载其它网站文章旨在传播更多教育教学信息以服 务于全国各类学校。本网站中的文章及相关资讯内容(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 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网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版权所有:全国学校安全教育网
技术支持:
易海商情报告网
备案号:ICP备20010450